我是個容易焦慮的⼈,原因⼀來是個⽐較敏感的⼈,思維⽅式會注 意到⼀些細節,並根據細節做預期;⼆來從⼩⽣活在⼀個容易引起焦慮 的壞境之中,⻝品安全、霧霾等等損害⾃⼰和家⼈⾝體健康的新聞從⼩ 到⼤就沒斷過。從⼼底特別討厭這種情緒,越想著不去想反⽽想的更 多,焦慮⼀來會像迷霧⼀樣佔領整個思維,腦海中⼀遍⼜⼀遍重復,對 已經發⽣的,總覺得當時應該有更好的應對⽅式,對未來則是演練各種 可能發⽣的境況,反復模擬如何應對⼈或事,思來想去往往會成⼀堆漿 糊,除了帶來更深的焦慮,對於現實毫無益處。
努⼒嘗試過很多⽅法,但往往都如那則經典的悖論寓⾔「不要去想 喜⾺拉雅⼭的猴⼦」⼀樣,越想忘記越記得清楚,還能產⽣更⽣動的畫 ⾯感!稍微有點作⽤的是轉移注意⼒到當下所做的事和體⼒勞動,很少 有⼈能從純粹理性的思想活動中感受到愉悅,偶爾思考層級不夠反⽽會 變為胡思亂想,帶來更多的焦慮和苦惱,應對的⽅法就是做點體⼒活。 就算你的思維能⼒能趕上寫出《倫理學》和《神學政治論》的斯賓諾 莎,像這位哲學家⼀樣花時間磨鏡⽚也是好的。⽣活在澳洲的我們可以 在⾃家後院挖坑種樹翻新,累了⼀天躺床上什麼都想不了,快速⼊眠到 天亮。有趣的是中世紀時期焦慮情緒還曾經廣泛地被當作⼀種病症來對 待,是因為⽣活過於⾃由沒有⺫標導致的。現代以《你的⽣存本能正在 殺死你》這本書為代表所論述:焦慮是導致⾝體出現問題的最⼤誘因, 不禁感慨想起主說「你們哪⼀個能⽤思慮使壽數多加⼀刻呢?」(太6: 27)焦慮偶爾有積極的⼀⾯,如果發現⾝邊的「焦慮源-⼈或事」無法改 變的時候,也許是到了脫離或改變現有的狀態的時候了,例如亞伯拉罕 離開迦勒底的吾珥城和很多弟兄姐妹當時決定移⺠來澳洲。
伴隨著成⻑慢慢知道⽤主的應許來應對焦慮,從舊約「你要把你的 重擔卸給耶和華,祂必撫養你,祂永不叫義⼈動搖。」 (詩55:22), 到新約「凡勞苦擔重擔的⼈,可以到我這裡來,我就使你們得安息。」 (太11:28)主的話在焦慮來襲時給我最⼤的安慰,漸漸學會緊緊抓住神的應許,把每⼀次焦慮都當成⼀次成⻑的機會,不是靠⾃⼰壓制不去 想這些焦慮,⽽是承認有這樣的焦慮,同時承認現實的難處,承認⾃⼰ 的軟弱,然後交托給主,「凡事借著禱告、祈求,和感謝,將你們所要 的告訴神。神所賜、出⼈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⾥保守你們的⼼懷意 念。」(腓4:6-7)這是到目前為⽌我找到的對付類似焦慮這種負⾯情緒 最有效的⽅法,也是最可靠的,因為神的應許永不落空。
以⾺內利
王鵬弟兄